數(shù)控刀片型號字母及用途說明
數(shù)控刀片型號中的字母通常代表刀片的形狀、后角、精度等級、固定方式、斷屑槽形式等關鍵參數(shù),不同字母組合對應不同的用途。以下是常見字母含義及用途說明:
一、型號首字母(刀片形狀)
- A:平行四邊形(角度為85°),適用于仿形銑、輪廓銑,加工陡峭斜面或直角臺階。
- C:菱形(角度為80°),適合一般銑削,兼顧強度和鋒利度,常用于鋼、鑄鐵的平面或臺階加工。
- D:菱形(角度為55°),刀尖強度較高,適合重載銑削,如粗加工鋼件、鑄鐵。
- R:圓形,刃口強度高、切削平穩(wěn),適合銑削圓弧面、倒角,或?qū)δ蜔岷辖鸬入y加工材料進行粗銑。
- S:正方形,通用性強,可用于平面銑、側面銑,加工鋼、鑄鐵、有色金屬等多種材料。
- T:三角形,刀尖角大(60°),強度高,適合粗銑或加工斷續(xù)表面,如鑄件的飛邊清理。
- V:菱形(角度為35°),刀尖鋒利,適合精加工、仿形銑,尤其適合加工薄壁件或軟材料(如鋁)。
二、第二字母(后角角度)
- A:后角為3°,適合重載切削、粗加工,增強刀片剛性。
- B:后角為5°,通用性較強,兼顧強度和排屑性,常用于一般銑削。
- C:后角為7°,適合半精加工,排屑更順暢,減少摩擦。
- N:后角為0°,刀片剛性極高,適合強力銑削、銑槽或加工硬材料(如淬火鋼)。
- P:后角為11°,刀尖鋒利,適合精加工軟材料(如鋁、銅),減少工件表面損傷。
三、第三字母(精度等級)
- M:中等精度,適用于普通銑削加工,滿足大部分常規(guī)工況。
- G:高精度,適合精密銑削,如模具加工、要求嚴格的尺寸控制場景。
- U:超高精度,用于高精度仿形銑或數(shù)控精密加工,保證刀片定位誤差極小。
四、第四字母(固定方式/孔型)
- T:有中心孔,通過螺釘緊固,適合可轉位刀片的常規(guī)安裝。
- F:無中心孔,靠夾緊方式固定,常用于大進給銑刀或特殊刀盤。
- G:表示斷屑槽形式,不同“G”對應的斷屑槽設計適合不同材料(如鋼、鑄鐵)的排屑需求。
五、常見型號用途舉例
- APMT1135:A(85°平行四邊形)+ P(11°后角)+ M(中等精度)+ T(有中心孔),適合鋁合金、鋼件的半精/精加工,尤其適合仿形銑削。
- SNMG1204:S(正方形)+ N(0°后角)+ M(中等精度)+ G(斷屑槽),強度高,適合鋼、鑄鐵的粗加工,可承受較大切削力。
- RCMT0903:R(圓形)+ C(7°后角)+ M(中等精度)+ T(有中心孔),適合銑削圓弧面、倒角,或?qū)Σ讳P鋼等難加工材料進行平穩(wěn)切削。